葛优和王俊凯合作电影《刺猬》根据郑执原著小说《仙症》改编,讲述了王战团与侄子周正的这对怪咖忘年交经历的一段独具荒诞色彩的东北往事。影片目前已正式杀青,发布先导预告宣布影片将在2022年上映。

在两人的首次合作中,葛优扮演俗世奇人王战团,首度尝试精神病人角色;王俊凯颠覆形象,扮演自卑口吃的少年周正。

王俊凯为了和葛优一起寻找治疗这种病的方法,还一起去体验了针灸,从预告放出来的照片中可以看得出来,王俊凯的嘴上以及手指上面扎满了银针,完全印证了刺猬这一个主题。

葛优童年

1976年下乡插队时,葛优因为身体瘦弱,还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被分去喂猪了。

在插队的日子里,他跟猪倌相处得特别好,为此还学会了搭猪圈、煮猪食、给母猪接生。

葛优把小猪崽子们养得白白胖胖的,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去割猪草,回来洗干净,切得碎碎的,再拌上粮食,一定要拌匀,不能只是洒在表面上,否则猪就会只吃上面的粮食,底下的猪草就不吃了。

无聊时,葛优就在旁边跟猪聊天:“你吃得也太多了,就说你!让给别人吃点不行?你得多吃点儿,看你瘦的。”

农民们夸他养猪养得好,他听了觉得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个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啊!”

1978年,葛优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信中说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绘画功底,去报考艺术专业,以后还可以在北影厂当舞美或是摄影师,他提出自己要当个演员。

葛存壮

父母一听到儿子说要当演员,就觉得这件事指定成不了。

两人甚至还在私底下说,葛优既没有漂亮的脸蛋,也不吸引人,一遇到大场面就蔫儿了,完全放不开,肯定没什么大出息,随他折腾去吧。

葛优年轻时候

面对父母的不看好,固执的葛优没有选择退缩。1979年,听闻艺术院校来招生后,他特地去报考了北影,但因为在表演中缺少点才气,当场就被刷了下来。

不服输的葛优又相继报考了青艺,但因为自控能力不够,将角色演得太过,他又一次未被录取。

看着儿子三番四次碰壁又“崛起”,夫妻二人顿时明白了,他想当演员是认真的!父亲葛存壮便决定助儿子一臂之力。

当葛优第三次报考实验话剧院时,葛存壮特地找了老师来教他表演。怎料接连过了二试后,葛优还是在即兴表演这一关栽了跟头。

当时父子二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不行!就在这紧要关头,葛存壮的朋友告诉他,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还在招募演员。

葛优与葛存壮

这次他打起了万分精神,葛存壮更是以身作则,亲自教儿子演戏。这还不够,他还请了自己的朋友来教儿子唱歌和朗诵。

上次就是因为缺乏亲身经验,所以没有找到角色定位,于是这次葛存壮拿儿子的生活作为题材,帮他排练了小品《养猪》。

因为贴近生活,自己又很熟悉,最终葛优顺利被录取了,一家人总算松了口气。

葛优年轻时候

葛优进入文工团后,主要以演话剧为主,可从小就腼腆的他,一到台上就紧张,甚至连台词都说得磕磕巴巴。

父亲葛存壮看不下去了,就对儿子进行了数次谈话和指点。经过父亲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葛优之后的每一次演出都有很大的进步。

葛优话剧表演

葛优至今还记得自己放猪时的事,放猪是他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现在还常常回味。

“只要我一闭上眼,就能看到猪,放猪的最高境界就是身边无猪,心中有猪。”

老爷子葛存壮却为葛优的未来感到担忧,那个时候演艺圈满屏幕的浓眉大眼,自己这形象都只能演反派,儿子这形象就更够呛了。

确实。一直到28岁,葛优都只能在小剧场里跑跑龙套,对象也找不上,人家一看他那长相,再一听他没个正经工作,都不说话就走了,再也没联系过。

老爷子着急,心思着让他去学个灯光的工作,也算是一门手艺,能找个稳定的工作。

这一天,老爷子把他叫回了家,让老伴儿做了几个好菜,拿了一壶酒,心想这次一定要让儿子断了演戏的念想。

葛优回来了,爷俩对着喝酒,老爷子问一句他答一句,不问就不答,老爷子看着闷头喝酒的儿子,准备好的一肚子话说不出来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他性格内敛不爱表达,但是心里是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想起儿子这6年里那么努力地学习演戏,到嘴的冷水泼不出来了。

反而变成了鼓励:“小嘎,我看了你最近排的戏,好多了,儿子啊,爹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干演员的就是要坚持,尤其是男演员,你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老天爷不会亏待你。”

1985年,葛优献上了自己的荧幕首秀《盛夏和她的未婚夫》,也认识了妻子贺聪,贺聪是一名美术老师,他俩在看画展时被同事撮合,就走到了一起。

起初贺聪的父母根本看不上葛优,那个年代观念很传统,觉得演员都不是好人,但是葛优深爱贺聪,也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感动了岳父母。

两年之后他们就结婚了,婚后生活很艰难,没有房子两个人就来回住,今天在葛优父母家住,明天再回岳父母家,后来岳父母终于给他们腾出了一件屋子,两个人才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葛优出去拍戏,一走就是好久,两个人靠写信解相思之苦,一写就是6年。

之后在父亲的引荐下,他接连拍摄了几部作品,但并没有获得很高的呼声,于是葛优开始“跑龙套”了。

葛优剧照

葛优的一个朋友去《顽主》剧组面试,因为没有合适的单人照片,所以拿了张合影。结果眼睛很毒的导演米家山,一眼就相中照片里紧靠边的那个羞涩的男孩。

他和杨重的形象和气质实在是太像了,胆小、羞涩、看起来还有点蔫坏,而这个人就是葛优。米导把他找来一试戏,葛优说话做事慢半拍、一脸受气包的熊样,乐得导演直拍大腿:“没谁啦,就你啦!”

影片中,葛优将“无业游民”杨重演活了,令大家一时分不清,他到底是主角杨重还是演员葛优。导演透露,葛优在片场不与人搭话,也不找人对词,就一个人拿着剧本在旁边嘟囔。

一句简单的台词他要琢磨好几遍,演员和他搭戏非常累,还为此向导演诉苦,说每次与葛优搭戏,他的表现都不一样,让其他演员无法招架。

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葛优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他因“杨重”一角,被评为“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一年后,张艺谋也起来了,他请葛优演自己的警匪片《代号美洲豹》。

虽然这片子对导演来说无足轻重,但葛优可一点没怠慢,琢磨了好几天怎么从里到外都透着坏劲儿。拍完之后,张艺谋逢人就说,葛优这小子绝了,天生的反派。

两部戏演下来,葛优一度片约不断,档期排得密不透风。当时《围城》和《老店》剧组都来请他,两家还签了君子协议,保证不影响对方拍摄。

葛优就此成了要在几个剧组间来回跑的大忙人。1990年前后,葛优拍完《围城》,刚开始接洽下一部戏《大冲撞》。

余华的小说《活着》在文坛就享有很高的盛誉,又被张艺谋搬上银幕,由葛优和巩俐来挑大梁,也是一部生动再现时代的巨作。

葛优把男主富贵从年轻赌徒演到古稀老人,时间跨度大,悲苦剧情多,而他把人生活着的不易和希望,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复杂的经历去讲述和展示,让无数观者泪目、感动和思考。葛优也凭借片中出色的表演,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戛纳影帝!

获奖后的葛优信心倍增,充满了干劲。之后他接连出演了《黄河谣》《过年》等电影,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1992年,葛优出演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获得了“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也就是这部剧,让“葛优瘫”一词流传于网络。

葛优开始主演电影《大撒把》,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在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葛优饰演“纨绔子弟”福贵,影片围绕“福贵”一生的坎坷命运展开,时间跨度长,表演幅度大,尤为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

整个影片的基调都很安静,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剧情反转。

在拍摄过程中,葛优面对精益求精的张艺谋,更是吃了不少苦头。

影片上映后,凭借炉火纯青的演技,其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了内地第一位戛纳影帝。

影帝葛优

葛优对于角色的刻画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小人物”的角色中,他能与角色融为一体,将观众的心拉进荧幕,与角色一起感受剧中的悲欢离合。

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葛优也接到了很多广告合作,之后不同的广告代言走进荧幕,让他赚得盆满钵满,据说有数千万。

甚至还有游戏代言,在广告中,他的形象与游戏背景十分违和,勾起了大家的笑点。

葛优广告

葛优

1996年接下了一部电视剧《寇老西儿》,在接下时,他甚至都不知道寇老西是谁。

拿到剧本以后他心里打起了鼓,寇老西原来就是寇准,宋朝宰相,北宋名相,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不趋炎附势,敢直言进谏。

一直演小人物的他,很明显和寇准的角色大相径庭,可是已经接下了,定金都拿了怎么办?硬着头皮演吧。

播出不久,老爷子葛存壮打来了电话,上来就把他一顿痛骂:“你怎么能演寇老西?你怎么演的了寇老西?你真是胆大的没边了,你知道寇老西是谁吗?他是当朝宰相,那是什么人物?是国家重臣,他就是回家去当平头老百姓,他也有自己的身份风度,你看看你演了些什么?水不拉几,和你演的那些小人物一样,我们演戏得对得起喜欢我们的观众啊。”

葛优参演电影《甲方乙方》,京味贺岁喜剧从此成为中国本土最具市场号召力的品牌。贺岁片里的葛优,完全不文艺!自然朴实的生活化表演,成为他最为人熟悉的样子。

《没玩没了》,葛优和吴倩莲、傅彪主演。其实傅彪的那句“老干部旅行团,人全到了?!”也是蛮带劲的,开了4辆大巴,结果就一个小老头,他叫“仁权”……

葛优主演《卡拉是条狗》。银幕上的葛优戴上了假发,扮演一个普通市民老二。电影故事中,老二想弄回自己的宠物狗,结果却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和葛优的贺岁片不同,这部风格化的电影颇有纪实作品的风格。相比贺岁片中略有卡通的风格,老二的内心戏分量明显更重。

《私人订制》票房破7亿,还是很可观的,但豆瓣评分5.8沦为二人合作史上最低,真是喜忧参半。这部电影成了老哥俩最后合作的影片,也给观众留下许多不解和遗憾。

有人说,他们之间有分歧,是因为姜文的“插足”。因为2010年葛优拍完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就和英皇公司签了合约,五年要拍三部电影,但是这个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了。

葛优和章子怡联袂主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华谊和英皇联手打造的。只可惜赢了口碑却输了票房,7.7的豆瓣评分已是佳绩,可这1.23亿的票房也是过于惨淡。

葛优曾对媒体说,签约是拍电影,但并不影响和华谊兄弟之间的合作,以后有好本子还会拍的,何况他和冯导还是私下里的好朋友。

离开了冯小刚的葛优,也接拍了《锋味江湖之决战食神》、《两只老虎》、《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和过去的“冯式电影”相比,少了很多应有的味道。

2019年的春晚,葛优受邀出演小品《“儿子”来了》,上场前,其他艺人都紧张得坐立难安,唯独葛优躺在靠椅上一言不发。

手指一勾,俨然一副“与世无争”的“大爷”模样,照片很快就在网上传开,惹得大家忍俊不禁。

葛优春晚舞台

《古董局中局》上映,大家很惊讶葛优竟然在戏里给雷佳音作配,毕竟他主演的电影加起来票房已经超过100亿了,名气比这些主演都大得多。

但是葛优并没有觉得不自在,他觉得与其让他去演一个不合适的主角,他更乐意演一个适合他的小配角。

事实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葛大爷永远是葛大爷,在《古董》里他饰演一个搓澡工,雷佳音找到他时,许愿找到他时说“你这手法……”,大爷就自吹“八代单传”。

刚吹完许愿说了一句“不咋地”,大爷马上接茬自圆“还没传到我这儿。”,令人捧腹,葛大爷搞笑功力依然不减当年。

葛优曾在节目中说,“艺人”这个词对于观众来说非常中立,观众喜欢你的表演,他们便会称你为“艺人”,如果你的演技不讨喜,他们就会称你为“戏子”。

葛优还说,他一直把自己的定位放在“戏子”上,有观众夸他是“艺人”,他还有点受宠若惊。就是这份自知,使得葛优既能接受台前的风光,也能轻松游走于台下的“明争暗斗”。